琛情對話 女企之道|「鏞記」第三代傳人甘蕎因 堅持傳統粵菜文化

有「名人飯堂」之稱的香港鏞記酒家扎根香港80多年,曾招待過不少名人,如前港督彭定康、李嘉誠、周潤發等。多年來鏞記屹立於中環威靈頓街,只此一家。第三代掌舵人、鏞記酒家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甘蕎因(Yvonne)肩負著傳承及發揚鏞記餐飲文化精神,說:「做好一間店,勝過做十間店!」創業難,守業更難。80多年來,鏞記面對種種挑戰,曾賣盤結業,後來又被族人以高價買回來。今集《琛情對話》中,張琛將與甘蕎因大談「鏞記」持續經營之道,以及當年的家族爭產糾紛。

傳統的東西最恆久

說起「鏞記」,港人對這以燒鵝及粵菜馳名的名牌老店絕不陌生,但時代變遷,飲食文化每天都在改變,第三代傳人Yvonne怎去延續「鏞記」文化呢?原來多年來,曾有不少發展商邀請「鏞記」到海外發展,或在香港開設分店,但「鏞記」都拒絕,Yvonne指:「這麼多年來,上一輩都說:『做好一間店,勝過做十間店!』所以一直以來『鏞記』是沒有其他分店。」中環「鏞記」堅持傳統粵菜文化,希望能代表香港及廣東的飲食文化:「就算時代變遷,我們外表改變,但既定中餐上的DNA是不會變的,食物文化及傳統經典才可以永久,如果我們跟潮流一直變遷,可能有一段時間是有創意的,但當創意用盡了,便未必能夠維持這個市場。對我們來說,最簡單舒服如家常便飯、最傳統的東西是最恆久的,所以一直保持這份精神。」

K11開設年青藝術餐廳

Yvonne說,正宗的粵菜是食鮮味,以原材料烹調,食材方面「不時不食」,即是吃季節性適合的食物。「鏞記」在保持舊有傳統下,同時作出了不少新嘗試。不少遊客慕名特意到中環買燒鵝作手信,「鏞記」就在香港國際機場開設了一家快閃店,方便遊客買手信如「飛天燒鵝」上飛機,「這是一個對外的窗口,所以便有經銷店在機場。」雖然「鏞記」沒有分店,要吃最特別和經典的菜色就要到中環旗艦店,不過,近年「鏞記」也搞搞新意思,在充滿藝術氣氛的尖沙咀K11 Musea內,開設了鏞記的藝術館「鏞鏞·藝嚐館」。Yvonne說是為了告訴大家,「鏞記雖然是老字號,但仍是很年輕的。」K11 Musea店作為試點,為鏞記和年青的餐廳建一道橋樑,連繫着兩種商業模式。

家族爭產:「學費太昂貴」

十多年前,甘氏家族發生了爭產糾紛,當時「鏞記」已是馳名海外的飲食機構,海外有華僑的地方也知道爭產案,事件甚至爭吵到全世界也知道。即使今天事情已完全平復了,但Yvonne回頭看當天的糾紛,仍感到十分難過:「對我的職業生涯學了很多東西,但這個學費實在是太昂貴了,不是錢的問題,賠上了很多親情、名譽,以及鏞記的客人⋯⋯」Yvonne說典型的中國人不似外國人,意見不同不會坦誠說出來,引致溝通出現了問題,「大家是一家人,又是股東,很多事情分不開,很傷害感情。」最終法庭頒令清盤,Yvonne與家人可以分到一筆錢,但她覺得太丟臉了:「當天祖父離開時對爸爸說,鏞記是他其中的一個兒子,他所有兒子都出身了,他不用擔心,他最擔心的是鏞記,所以我們要好好守護鏞記。」為保護祖父的品牌,Yvonne與家人不惜一切,貸款買回「鏞記」,背上沉重的負擔。

傳承「鏞記」傳統精神

「鏞記」表面上很風光,其實背後還要清還債務,尤其是現在疫情期間,食肆的基本運作也十分吃力,何況要還債?雖然經濟壓力很大,但Yvonne卻絕不後悔。「曾經有朋友叫我們不要硬買回來,飲食業那麼難做,趁清盤的機會賣出,順便拿錢便算。在商業角度上來看是真的,但這不是一個賺錢與否的投資項目,這個數目是不能計算的。」Yvonne抱著「鏞記」歷史的使命感,傳承著傳統的精神,而且為人積極樂觀:「對我來說只要吃得健健康康,公司可以傳承下去,便心滿意足了!」

Share:

Facebook
Twitter
Pinterest
Linked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