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新城保險+

【專訪陳家強】金融科技可促進跨界理財保險通

跨境理財通和跨境保險通其實是有機會實現的,不過兩地在製度,法律,各種渠道方面都很大差異,中間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和機構去協調。


兩地監管方法大不同


據Welab Bank的董事局主席陳家強教授陳家強教授的理解,最近監管機構提供了一些備忘錄的信息,其實是通過內地的監管機構去監管銀行,最主要都目的是想讓銀行銷售理財產品的時候,做到盡責的任務,讓投資者有保障。


至於目前的監管方法,其實兩邊的監管機構都是適用的,所以不需要大改整個監管的程序。反而再兩地的監管機構的發展過程中,需要為投資的理財產品設定一個上限。陳家強教授舉出一個例子,如果內地的投資者,只能通過一個銀行賬戶去買產品,這個賬戶很清楚列明每一項投資用了多少錢,這個管理亦相對簡單容易。


金融科技促進跨界理財通和保險通


當金融越來越數碼化的時候,要增加效率,金融科技可以做很多事情。在香港本地做不合乎監管要求的程序,例如反洗黑錢,保護投資者等各方面的程序,金融科技能讓金融機構做事更加便捷。


假如把這個概念放到整個大灣區,大灣區的居民可以互相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,金融科技便會是一套更加靈活的數碼科技的方式,把資料匯集起來,讓監管機構可以掌握信息,讓銷售程序有保障。


因此,金融科技最主要的好處就是可以大規模套用,比如有銀行A和銀行B,如果套用金融科技,監管機構有掌握時,根本不需要限制銀行A和銀行B,可以讓不同銀行之間合作做理財產品,同時亦可讓個人投資的上限、額度完全符合監管要求。


香港保險科技未必能做規模效益


而近年內地出現了一個新的概念,就是數字人民幣。數字人民幣讓內地的支付系統更加便捷,更加便利,亦讓中央銀行對整個支付系統和貨幣政策有更多的掌握。陳家強教授認為數字人民幣對跨境理財目前來說不是最重要的,因為香港仍然可以靠目前的機制去兌換。


香港在保險科技人才培訓方面,情況並不是很足夠,陳家強教授從他在商界的看法,他表示最大的問題就是香港市場真的很小,相比在內地,因為市場大,一個金融科技的應用可以製造更多的市場機會。


而香港市場小,那麼要開發的時候,會令成本變得很高,得益相對較小,陳教授認為這是香港保險科技發展的一個障礙。人才方面的不足,要找一些做軟件的人變得很難,很多時候甚至要聘請內地的同事做開發。


陳教授希望香港政府可以在人才方面做更多的事情,還有把握大灣區的發展機會,沒有大灣區的機會,香港做金融科技未必能做規模效益。因此,理財產品的互聯互通,陳教授認為能夠讓香港的科技公司更容易進入大灣區市場的話,讓他們做的產品服務更大的市場,對香港而言當然是好的。


節目重溫